毒理学 小鼠腹腔注射剂量达250g/Kg时,观察7天,未见死亡。大鼠每天腹腔注射本品15g/Kg,连续1月,动物活动状态、进食、排便均无异常反应,肝、肾功能及造血系统等均无异常变化。
药理作用 研究表明使用黄芪注射液后,对心脏有正性肌力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冠状血管血流量,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血管功能。
1.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腹膜透析大鼠腹膜间皮细胞水孔蛋白?1(aqp?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25只,分正常对照组(n=7)、模型组(n=9)和黄芪组(n=9)。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两组分别腹腔注射含42?5 g/l葡萄糖的腹透液和含42?5 g/l葡萄糖的腹透液+黄芪注射液(20 mg/ml),剂量为25 ml/d,连续10 d。于第11天观察大鼠透析超滤量(uf)与净超滤量(net uf)、腹膜钠转运(d/p na)、腹膜组织光镜病理形态及aqp?1免疫组化的表达。结果: 透析液留腹60 min时黄芪组uf、net uf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增加(p<0?05)。透析液留腹30 min、60 min时黄芪组d/p na较模型组显著减低(p<0?05)。黄芪组大鼠腹膜层增厚、间皮细胞脱落情况较模型组减轻,aqp?1在腹膜间皮细胞的表达较模型组增多(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减轻高浓度葡萄糖腹透液对间皮细胞的损伤,提高aqp-l在腹膜间皮细胞的表达,改善透析液留腹早期跨细胞水转运功能,从而提高腹膜对水的清除,增加透析超滤量。
2.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免疫性肝损伤的预防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静脉注射卡介苗(BCG)和脂多糖(LPs)复制免疫性肝损伤模型,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肝损伤的影响.结果:黄芪注射液显著降低了肝损伤小鼠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含量和脾脏系数.结论:提示黄芪注射液具有预防保护免疫性肝损伤的作用.
3.观察中药黄芪注射液对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脑白质病理、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表达的影响,并通过测试大鼠学习记忆功能观察治疗的远期效果,初步探讨黄芪注射液对慢性脑缺血后脑白质损伤的保护作用和作用机理。 方法将48只SD雄性大鼠按处死的时间随机分为一月组和二月组,每组又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黄芪组三组,采用改进的2VO法制作慢性脑缺血模型。术后24h,黄芪组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均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按组别分别注射一个月和两个月。分别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术后3周和一个月又3周时对各组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后断头取脑,行HE染色观察各时间点大鼠脑白质病理学改变,并用免疫组化检测GFAP和β-APP的表达。 结果各时间点的模型组和黄芪组的脑白质病理损伤、认知功能障碍、GFAP和β-APP的表达均与假手术组有显著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组能够明显减轻慢性脑缺血后的脑白质病理损伤程度(p<0.05),显著改善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障碍(p<0.05),抑制GFAP和β-APP阳性细胞在各时间点的过度表达(p<0.05)。 结论黄芪注射液具有保护慢性脑缺血脑白质损伤的作用,抑制大鼠脑内GFAP和β-APP的过度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p>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