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351
大理药业 发表于 2017-8-18 14:41:04
壮大民族品牌 振兴地方药业
——记云南白药集团大理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郭晋洲
以下为正文:
从国家公务员、大理市体制改革办副主任到厂长,再到执行董事、总经理,他果敢、沉稳,迎难而上,奋勇向前;从大理州制药厂到云南白药集团大理制造中心,他抢抓机遇,力挽狂澜,实现了企业的体制改革;在企业管理、党务工作、科技创新等各个领域中成绩斐然,曾数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诚信企业家”、“明星员工”等称号。在企业领导岗位上走过十九年风雨历程,练就一副铮铮铁骨,他既是云南白药大理公司的开拓者,也是白药精神的传承者,他就是云南白药集团大理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党委书记郭晋洲。
临危受命,化解企业经营危机
云南白药集团大理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大理州制药厂,由于当时市场恶性竞争严重,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失误,大理州制药厂曾经一度资金链断裂,亏损严重,职工工资无法按时发放,人心浮动,士气低落。1995年企业亏损已达98万元,资产负债率为75.4%。此时郭晋洲同志临危受命,被调任为大理州制药厂厂长。
面对濒临破产的严峻形势以及恶性竞争的市场环境,到任之后,他除了安抚职工,首先想到的就是要解决职工的工资问题,通过多次与有关部门、银行协商,工资拖欠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这无疑是给处于危机中的企业注入了强心剂。其次就是追回货款,由于市场存在的诚信危机,使大部分销售货款无法收回,生产经营流动资金不足,无法组织生产。此时,追回欠款,恢复生产,是企业起死回生的关键,于是,他马上组织专项人员,深入各销售点。通过一年的努力,终于让大理州制药厂走上了正轨,实现扭亏为盈。
拨云见日,奠定持续发展局面
1996年,以厂长郭晋洲为首的经营班子通过与相关部分以及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多次沟通,成功加入到云南白药集团,大理州制药厂改制为云南白药集团大理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加入集团后,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生产经营情况逐步好转,加之白药集团注入的资金,长期拖欠的负债逐渐得到偿还。除此之外,他还内抓生产管理,外抓市场,创新营销模式,注重产品市场开发,将年销售额不足50万元的益脉康片,用五年时间打造成了公司的拳头产品,单品年销售达近3000万元,并带动了其它产品销售,实现了公司的健康发展。
抢抓机遇,实现企业跨越发展
为配合云南白药集团战略规划和资源配置的需要、解决公司产能瓶颈,郭晋州紧抓机遇,积极推动公司的创新发展,2008年7月18日大理州人民政府与云南白药集团签订了《关于大理医药产业发展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项目为云南白药大理公司整体搬迁扩建至大理经济开发区药物园区,建设以普药生产为主的云南白药集团大理制造中心。
项目一期总投资1.5亿元,占地约154亩,项目于2009年11月正式开工建设,2011年12月顺利竣工。圆满完成了综合制剂车间、仓库、锅炉房、动力站、办公楼、检验室、倒班宿舍、职工餐厅、污水站、道路、绿化等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建设中他严把质量关,始终秉承廉政建设的宗旨,保证了项目安全、快速、有序的完成。随后他用2年的时间确保了大理制造中心新建的四条生产线全部通过GMP认证工作,2013年上半年全面完成整体搬迁工作,为公司的持续跨越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公司今后药品生产上水平、上规模,创造了良好条件。
乘势而上,加快发展步伐
随着云南白药集团资源的整合,公司实现了快速发展,大理制造中心作为集团片剂生产基地,原片剂设计产能为20亿片,极限产能为30亿片,但还是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郭晋洲预见到今后几年产能缺口将会越来越大,在一定程度上会严重制约集团公司片剂的生产与销售,作为制造中心,解决好该问题,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于是,他马上组织人员,通过对大理制造中心品种整合、生产工艺、硬件状况及订单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并报请集团。得到集团领导批示后,成立了产能提升领导小组,2013年4月,他亲自率队深入各大药机设备制造企业进行实地考察,2013年6月再次奔赴各个厂家对后段工序设备进行实地调研,短短七天的时间,他先后到北京、朝阳、锦州、上海、广州5省市,对12个机械制造厂家意向性机型进行考察,并取得了实效。2013年7月,他开始实施招标,准备采购设备,10月获得大理创新工业园区批准立项,现项目正有序推进,待实施完毕,全线投入生产后,预计将增加产值1.5亿元,税收1000万元,净利润400万元,增加就业岗位的同时,直接提升公司在普药生产领域的地位。
|
|